药师经讲解网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佛教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15 10:48:28作者:药师经讲解网

\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由儒、道、佛文化共同构成的“大传统”以及千流百派的“小传统”汇聚而成的中国文化海洋里,简直如空气一般须臾不可分离。近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事实如此,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干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翻开中国历史,对佛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番横观或纵览,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发展如何形成为多数人认同的观念,而后这些文化和观念又是如何获得约定俗成的语言外壳的。这里借用盐与水的关系来比喻:两千年前已在西域盛行的佛教尚未进入中原地区,此时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可以说盐是盐,水是水,没有相互融人;汉魏六朝时佛教渐播汉地,与本土文化(主要是儒、道二家)发生交流和碰撞,曾有“三教之争”,此时可以说是水中有盐,盐中有水,尚未完全融合;但在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年后的今天,不仅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已为佛教文化的因子所渗透,而且佛教文化本身也已完全中国化了,盐与水化成一味,再也难以分开。仅从以上所述语言一端即可见其大概。试想一想,现在要是把由佛教文化长期以来的潜移默化所熔铸成的单词、短语、成语、歇后语和其他语言表达方式统统去掉,不仅真要“连话都说不周全了”,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整个民族文化的残缺和民族精神的“失语症”。

中国的语言,仅就汉语来说,既是中华民族“大传统”的结晶,同时也是由无数的“小传统”汇聚而成。通过语言这个中介,我们就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主流及其众多支流的来源所在。现在已经无法将其中的佛教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的母体作断然的划分,因为它早就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系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佛学是哲学之母。”这是仅就佛教文化这个侧面来说的,尚未言及儒、道及其他。此话意味深长,实在值得我们反复体会。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道”、“阴阳”、“五行”、“和”、“中庸”,“性”、“命”等,是处于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层并且抽象程度较高的符号体系,但其内容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明理学援佛人儒、道、佛于一炉的新范畴,使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同时,佛教也不断吸收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步向中国化佛教的方向转变。有的僧人或以佛释儒,或以儒解佛,编写了许多类似《四书禅解》、《周易禅解》那样的著作。有的僧人甚至非常明确地把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相配,即: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为礼,不饮酒为智,不妄语为信。总之,语言之所以成为民族的共同特征,是在于语言所代表的东西,即隐藏在它背后的文化的世界。谁能想到,今天在许多重要政策性文献中频繁出现的“宗旨”、“自由”、“平等”、“觉悟”、“(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等用语,最初竟是出自佛教经典呢?当我们发现,一方面是这些传统文化馈赠给我们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纳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不断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摄取养分,在内容和形式(包括语词)上都形成了中国特色。我们不能不惊叹汉语的表意空间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包容空间竟是如此之大I再者,我们知道以上这些政治性词汇在语源学上的含义之后,是否能够对这些用语发生演变的轨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一番含英咀华的品味呢?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们扫除以往对于佛教的无知和偏见,从而树立正确的宗教文化观,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

费孝通先生近几年来提倡“文化自觉”,即要求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所认识,知道它的来处和去处,由此建立民族的自信,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窃以为,文化的自觉首先应由语言的自觉人手。语言即文化,语言即传统,语言即民族。在语言中最重要的又是文字语言。两千多年前“书同文”的伟大创举,绝非某位专制帝王个人的孤明独发,而是中华大地上长期以来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使然。我国两千年来的历史证明,语言文字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确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要求书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不仅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意义,而且更具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政治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遵守汉语的内部规律,避免在“网络语言”、汉字输人法、外来语引进以及其它方面或有意或无意地消解这些规律,鉴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现象,因此笔者仿照《俗语佛源》一书,将日常通行的一些词汇予以考证、辨析,希望有助于那些愿意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之幽密精深的人。

来自佛教的日常用语例解

世界

《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现指人类所居之地球为世界。

平等

佛教的平等意谓舍去一切差别,最重要的是破除我执和我见,转第七识(即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一如的境界。据说这是“开悟”的标志。

导师

《百喻经——商主祀天喻》:“人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佛教称佛和菩萨为“导师”,因其能引导众生由此岸之迷到达彼岸之觉。现指学校中指导研究生学习的老师为导师,社会上又称思想引路人为导师。

单位

原指佛教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后指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又称某一工作部门为单位。

翻译

本义指译经。《翻译名义集》卷一:“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实大同。”后引申为两种语言之间的对译。

打成一片

佛教禅宗要求修行的人“二六时中,打成一片。”即将修行时的境界和工夫贯彻于一天十二个时辰的生活中不间断。后指不同部分不分彼此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痴心妄想

“痴心’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法苑珠林》卷九十四:“依邪见故,痴心增上。”“妄想”是与“真如”相对的各种虚妄不实的念头。《楞严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因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后指难以实现的不好企图。

想入非非

佛教为无色界天之最高处为“非想非非想天”,又叫“非想非非想处”。后指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人非非。

三头六臂

《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主中主?’师曰:‘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一俗喻具有非凡的本领。

隔靴搔痒

《五灯会元》卷八:“问:圆明湛寂非师意,学人因底却无明?师曰:辨得也未?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意思是还没有说到点子上。后指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或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为“隔靴搔痒”。

七手八脚

《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意指人多而手脚忙乱。

八字没见一撇

《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撇。”后演变为“八字没见一撇”,意为事情未见眉目。

三生有幸

佛教谓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为三生。有幸意为好运气。

天花乱坠

《心地观经》:“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原指佛的说法使诸天感动,撒香花以为供养。后汉语引申义为花言巧语之意。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谓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殿即佛殿。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人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而来。

\

方便

《法华经——方便品》:“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原指随机设教,引导众生觉悟。引申为便利的机会和条件等。

水涨船高

《碧岩录》:“水涨船高,泥多佛大。”意为福、慧二资粮积累得越丰厚,成就越大。

普遍

《大阿弥陀经》中有“普遍三摩地”之语。三摩地意为禅定。“普遍三摩地”意为能遍见十方诸佛之定。后引申为“广泛遍及”之意。

悲观

《法华经——普门品》:“悲观与慈观,常愿常瞻仰。”此处“悲观”指以大悲心观众生苦难,为其拔除。后指一种与“乐观”相对的消极情绪。

真相

《洛阳伽蓝记》:“修梵寺有金刚,……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俗指事物的真实情况。

真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真实不虚’之说,指完全符合事实,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又指佛的法身和众生本具的佛性为真实。《三藏法数》:“唯一真实,不可思议,名一真法界。”

觉悟

《隋书——经籍志》:释迦牟尼“台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觉悟”指佛所达到的境界。后指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为觉悟。

信仰

《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指对佛、法、僧三宝的正信和钦仰。后指对某种主义极为相信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

心眼

《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此处“心眼”指心所察知如眼之所见。后指所存的心思。

头头是道

《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指开悟之后,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不暗合道妙。后指说话办事很有条理。

弘扬

原指佛菩萨传播佛法普度众生。《大唐西域记》:“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后指大力宣传某种思想和文化。

实体

佛教认为真如法身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实体。《大乘起信论》:“以法身是色实体,故能现种种色。谓从本以来,色心无二。”现在引申为其他方面的意思,如民族实体,政治实体,经济实体,等等。(信息来源:摘自《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文集》)

编辑:小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全文

  • 药师经注音

  • 药师经解释

版权所有:药师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