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美”食:花枝招展的热闹
宋朝饮食有个最大特色就是热闹。不管食物多么普通,都要把它装饰得五光十色、花枝招展的那种热闹。
举个例子说,一个宋朝媳妇蒸了一锅馒头,要给公婆端过去。这要是元朝,直接端过去就行了,宋朝媳妇却不这样。馒头一出锅,她必须找一红漆木盘,把给公婆的馒头摆到木盘里,摆成金字塔形状,在最上面那个馒头上插一朵花,或者一根青枝绿叶的树枝,然后才能端过去。假如到了寒冬腊月,没有花,也没有树枝,就会用皂角汁画一朵花、一根树枝在上面。假如不会画呢?最起码也要找出一颗通红通红的大枣,摁到馒头尖儿上,总之必须给馒头稍微打扮一下。
再举个例子说,一个宋朝小贩挑着担子上街卖汤圆,担子前头挑着汤圆,担子后头挑着炉灶,他的扁担上插着梅花,炉灶上罩着荷叶。您给他一把铜钱,让他煮一碗汤圆出来,他双手给您端上。您一瞧,碗里除了汤圆,还漂着几粒樱桃,汤圆是白的,樱桃是红的,红白分明,用热气一衬,说不出的好看。
您把汤圆吃完,把汤喝干,把樱桃捏到嘴里,把碗递给小贩,咦,碗上还刻着王摩诘的山水画呢!
北宋小贩卖吃食,推的餐车叫“镂装花盘架车儿”,镂出各种花纹,四壁镶嵌黄铜,外面用丝绸和彩线精心缠绕,夕阳返照,闪闪发光,打扮得很热闹。
宋朝人过节,人打扮,食物也打扮。《东京梦华录》里屡次提到“插食”和“插盘”,那都是节庆期间给美食化的妆。插食是在食物上插花、插旗,插盘是把食物挂在用铁丝编成的假山上,挂在艾草扎成的老虎上,挂在用菖蒲扎成的蟠龙上,一边挂各种各样的小点心,一边挂晶莹透亮的小灯笼。嗯,感觉就像圣诞树一样。